“专念”让这一切充满乐趣
读过美国心理学教授埃伦·兰格的《专念》《专念学习力》《专念创造力》等作品之后,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孙云晓深信,专念理论不仅可以解放孩子,而且可望打造创新者的基因(DNA)。就如何培养学生的专念力问题,孙云晓展开了与兰格的对话。
梦想之旅何时启程
“我只是用心做好每一件事,而成功也就自然而然地来到了。”
孙云晓:您个人认为自己在中小学时代发展状况是什么样的?
兰格:我有一个童话故事般的童年,我的父母一直爱我支持我,所以我很喜欢上学,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。
孙云晓:回首往事,您认为自己成功的起源在哪里?
兰格:我本来是想学化学的,并立志成为一名医学博士。但是在和津巴多教授学了一些心理学入门课程后,我决定改修心理学。当时因为我在班级里一直是最优秀的学生,所以教授们都以为我会继续修读研究生,将来做一名教授。在我的印象中,我从来没有做出这样的决定。我只是用心做好每一件事,而成功也就自然而然地来到了。有些时候,我的成功完全不是刻意努力的结果。我大学时候的一篇论文曾被我的教授称为是“异常大胆”的。我从来没有刻意追求做不同凡响的事,而且我从来不知嫉妒为何物,如果别人做到了我做不到的事,我所做的只是去学习他做事的方法。我不保证自己要多久才能学会,但我相信,我和其他所有人通过努力是一定能够学会的。
孙云晓:您事业的成功,主要是受谁的影响?
兰格:我的父母一直支持我,我的母亲经常在别人面前夸耀我取得的成就,这让我比较尴尬,但其实内心里还有些暗喜,她让我觉得我什么都能做到。我认为是我父母的温暖和友善影响了我,让我也成长为这样的人。社会和身边的人也不知不觉地影响了我们。
专念如何影响了创造力
“万物既不无聊也不有趣,这只是取决于我们对待它们的方式。”
孙云晓:中国的传统文化更倾向于喜欢乖巧听话的孩子,但在您的研究中,好像敢于突破规则的孩子更容易拥有专念。对于那些已经习惯墨守成规的孩子,如何让他们拥有专念呢?
兰格:如果父母有专注力,则孩子也更可能有专注力,让孩子们知道每一个问题都有很多可能性的答案,让孩子们知道父母的爱是永恒的,但世事是在变化的;让孩子们知道他人的评估和评价可能是无心的,错误有时是件有趣的事。如果别人对你友善,规则是可以接受的,那么我们没有理由不去遵从这些。如果孩子们感到被尊重,他们没有理由顶撞你或做出不端行为。当然,奇怪的是,给孩子们自由是让他们更守规矩的一个很好的方式。
孙云晓:您认为,专念可以提升孩子的创新能力。那么,究竟什么是专念?能否将专念的培养与科普教育有效结合起来呢?
兰格:专念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方式,是思维中的蓝海——创造各种可能,积极留意新事物,随时能敏锐地发现环境中细微的变化,随时调整自己的反应。教孩子学习科学的好处是让孩子们学会提问和思考。实验教会孩子为结果找出多种合理的解释。因为不同的理解都可以很专注。当然这些东西在非科学类课堂上也可以学得到。
孙云晓:强大的学习压力和枯燥无味的学习方式,使不少学生觉得学校生活很无聊,学习很无趣,找不到奋斗的方向,对生活有着无力改变的无助感。您有一个重要观点:“专念可以改变看似无法改变的环境”。对于这些孩子,如何培养他们利用专念来拥有改变环境的信心?
兰格:万物既不无聊也不有趣,这只是取决于我们对待它们的方式。孩子们在学习既成事实的时候往往会觉得很无聊,而质疑和讨论会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孩子的专注程度。还有,当学生害怕犯错的时候,会拒绝参与讨论。如果告诉他们,错误从另一个角度看没准是一项杰出成就,他们学习讨论的意愿会更强烈。
孙云晓:您说:“价值观会创造特定的背景,进而影响我们的感知。”中国许多孩子是独生子女,父母、教师会把自己的许多期望都寄托在他们身上,所以很多孩子慢慢地把父母、教师的价值观当成了自己的价值观,这些孩子就可能出现您书中所讲的“背景混淆”,进而迷失自我。对于这些孩子,如何通过专念的力量来改变?
兰格:首先要知道,不是所有哈佛大学的学生,不是所有有钱人都快乐。幸福是我们追寻的目标,如果不是金钱和地位,那什么是打开幸福之门的钥匙呢?如果他们意识到专念是打开幸福之门的钥匙,他们可能会对自己以及孩子放低要求。
孙云晓:就像您书中所讲的,潜念会让我们犯很多错误,造成许多问题。那么,在孩子的家庭教育方面,父母的潜念可能造成的主要问题是什么?如果想避免在教育孩子过程因为潜念而造成的问题,父母首先要做的是哪一些?
兰格:父母需要意识到,孩子的行为是有理由的,对演员来说所有行为都是有理由的。要想从孩子的角度理解其所处的状况,父母首先需要尊重他的孩子。得到尊重的孩子会更少感到害怕,同时父母和孩子都会变得更有专注力。
孙云晓:在中国,教师的子女出现问题的也较多,原因可能是他们不能有效完成教师和父母两种角色的有效转换,这可能就是您书中所提到的潜念所造成的狭隘的自我形象。您有什么具体的建议来改变教师子女问题多的情况?
兰格:在很多地方,教师教授的是事实,但是事实实际上与其背景息息相关。比如说,如果我问1+1等于几,那么答案根据环境不同而不同,如果是两个口香糖相加,那么结果还是1。如果教师根据不同情况来教课,而不是不加考虑地给出一个绝对的答案,学生会更积极地加入到学习过程中去。所以,我认为教师应该教会学生,父母应该教给自己的孩子,错误即是机会。每个问题都有多种正确答案。不会不要紧,可以去学习,所有的事情都是有意义的。
孙云晓:中国的青少年需要面对高考,许多父母、教师和孩子认为分数决定人生命运。在这种意识下,无论是教学者还是学习者都倾向于以考试结果为导向的学习,所以许多学校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都倾向于机械化的、死记硬背的方式,虽然这种方式枯燥死板,但表面看上去却很富有效率。在这种大背景下,如何推广专念式的学习呢?
兰格:所有为这些考试学习的东西,都可以用专念的方式更有趣地学习。而且有很多人在考试中没有取得好成绩,但在人生中却取得了极大的成就。中国的学生和家长尤其应该知道改变永远不晚。在美国,比尔·盖茨和史蒂夫·乔布斯都从大学退学,做出了改变世界的成就。
孙云晓:您强调人们要更加注重做事情的过程所带来的快乐,而不要仅以结果为导向,这一点我深为赞同,特别是对于刚刚进入小学的孩子来讲,爱学习比学得好更重要。专念能否让孩子在享受学习快乐的同时拥有良好的成绩?
兰格:如果学生更专注地学习,他们会更享受学习的过程,并且更有效地记忆所学的东西。专注学习帮助学生更有效地集中注意力。这就是说,成绩和娱乐并不冲突。更有意义的学习帮助我们更有意义地生活。
孙云晓:您在书中提到,对于孩子不喜欢的工作,无论是许诺孩子(奖励或惩罚),还是在令人不快的任务中增加有趣的元素,都会强化孩子认为这项任务很令人厌恶的看法。那专念能否让孩子做到学习像游戏一样充满吸引力呢?
兰格:工作、关系、学习——专念可以让这一切都变得充满乐趣。没有什么东西本身就是有趣或无聊的。我们的想法导致事情变得无聊、可怕、焦躁,但同时,改变思考问题的方式可以使同样的事情变得有趣。我们越有专注力,就越能控制周围的世界。
如何提高专念力
“专念是注意新事物的一个简单的方法。如果我们没有被诱导去想什么是我们‘知道的’,那么一切都会变得更有趣。”
孙云晓:您认为注意力集中也不见得能学好,相对于尽量去想其他事情,更有效的策略可能是换种思路来想这个问题。但是我们知道,每个年龄段的孩子的思维方式是有差异的,您所提倡的“恰当地专注”,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,是否有不同的侧重点和不同的方法?
兰格:无论学生的年龄多大,更专注的教授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投入到学习中去。而这样可以帮助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。如果学生觉得所学的东西跟自己的生活无关,他们很容易就走神了,因为他们被别的东西吸引了。问他们这个东西与生活有什么关系,可以帮助他们更专注于学习,并对学习产生兴趣。如果教师更专注,学生会更加跟进他的步伐。
孙云晓:您在书中提到,提高专心致志能力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刺激情境中,比如在一个故事、一张地图或一幅画中寻找新颖性。但许多孩子在学习数学时会感到枯燥,会觉得无聊、乏味,进而出现不能专注学习的情况。那么,对于孩子面对不喜欢的学科所产生的回避态度,专念学习力有什么具体的解决方法吗?
兰格:教师们教授数学往往是通过告诉学生既成事实的方式,而不是探究其原因。其实,多角度地看待某一理论会让学习变得更有趣,即便是数学也可以用更专注的方式教学。
研究显示,对两组学生进行对比,一组学习既成事实,一组进行讨论质疑。在短时间内,两组学生的成绩没有明显不同。成绩是“事实”,是一样的。但是用讨论质疑进行学习的一组学生,可以更长久地记忆知识并进行灵活应用。
孙云晓:您提到对孩子进行发掘新颖性的指导,有助于提升孩子集中注意力和提高学习成绩。对于教师和家长而言,如何为这种新颖性指导创造条件?
兰格:专念是注意新事物的一个简单的方法。如果我们没有被诱导去想什么是我们“知道的”,那么一切都会变得更有趣。我们需要去质疑那些我们以前认定的事实。最简单的方式就是让我们自己或别人去关注3至5个我们已了解的方面的新话题,用发散的观点来思考它。比如说,如果我们讨论一头牛对农夫、医生、素食者都意味着什么,你就会知道,从不同的角度看,事情就变了样子。教师和家长可以在开始的时候帮助孩子提供不同的角度。
孙云晓:性别差异是教育中所需要面对的问题,男孩与女孩在成长过程中拥有不同的特点,这些差异需要我们“因性施教”。那么在专念学习和培养方面是否存在着性别的差异呢?
- 最新内容
- 相关内容
- 网友推荐
- 图文推荐
[高考]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《软件工程》大作业答案 (2022-04-25) |
[家长教育]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? (2019-07-14) |
[教师分享]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(2018-11-07) |
[教师分享] 伸缩门 (2018-11-07) |
[教师分享] 回家乡 (2018-11-07) |
[教师分享] 是风味也是人间 (2018-11-07) |
[教师分享] 一句格言的启示 (2018-11-07) |
[教师分享] 无规矩不成方圆 (2018-11-07) |
[教师分享]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(二) (2018-11-07) |
[教师分享] 贪玩的小狗 (2018-11-07) |